EN

ZH
首页 >- 媒体报道

太阳能光伏板清洗剂的“隐性”价值

time: 2025-08-28

在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光伏发电已从补充能源跃升为主力能源之一,其技术迭代与运维精细化程度,直接决定着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质量。然而,在光伏电站的整个运营过程中,清洁维护这个“不太起眼的环节”,却常被淹没在光伏板的光电转换效率、逆变器性能等显性指标的讨论中。事实上,污渍对光伏系统的侵蚀,绝非简单降低发电效率,更关乎电站能否真正达到设计使用寿命。专业光伏板清洗剂的价值,正在于从根本上阻止这种隐性损耗。

“不起眼”的污染物

光伏板表面的污染物从来不是静止的“覆盖物”,而是会引发连锁反应的“隐患源头”。在多风沙地区,光伏板表面的积尘厚度每周可达到0.3mm,这层看似轻薄的尘埃会使透光率下降15~20%,相当于每块组件的发电功率被“吞噬”1/5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鸟粪、落叶等形成的局部遮挡,会在光伏板内部产生“热斑效应”,被遮挡区域成为负载,温度急剧升高,不仅加速电池片老化,更可能引发封装材料黄变、背板开裂等不可逆损伤。

在工业密集区,酸碱雾、油污等污染物的危害更为隐蔽。这些物质通过雨水渗透到光伏板边缘,会腐蚀铝合金边框的氧化层,导致边框锈蚀;同时,油污会破坏玻璃表面的减反射膜结构,使光反射率从3%上升至10%以上。

2025年行业数据显示,未经清洁的光伏板每年发电效率平均衰15~25%,相当于10MW电站年损失20万元收益。这些附着在板面的粉尘、鸟粪、工业污染物,正在以最隐蔽的方式吞噬着投资者的利润。

清洁技术的“认知误区”

光伏板清洁的技术门槛,远高于“用水或普通清洁剂冲洗”的简单认知。简单的清水冲洗往往难以奏效,而高压水枪清洁看似高效,实则暗藏风险。0.5MPa以上的水压会冲击光伏板表面,导致玻璃隐裂,同时会将边框缝隙中的污染物推向内部,加速组件进水。普通清洁剂清洗则存在pH值不可控问题,部分产品pH值甚至趋近10,容易腐蚀光伏板表面的减反射膜,持续降低组件透光率。

光伏板清洗远非想象中简单,这种复杂性在不同应用场景中体现得更为明显。以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为例,因其安装位置特殊,周围可能有烟囱、空调外机等设备,会排出更多油污和粉尘,导致污染物成分更复杂,清洁难度显著增加。若使用不当的清洁方式,不仅无法彻底清除污渍,还可能因操作空间受限而对光伏板造成意外损坏。

“专业”光伏板清洗剂

宝莱尔经过多年研发,推出了专为光伏板设计的POLYTE® PG Clean系列高效清洗剂。产品采用近中性配方,不含重金属与盐分,能在不损伤光伏板表面涂层和密封胶的前提下,快速溶解灰尘、鸟粪、油污等各类污渍。其独特的渗透分解技术,可深入污渍内部,使其彻底脱离面板表面,清洁更彻底。

同时,这系列清洗剂具备抗静电功能,清洁后能在光伏板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有效减少灰尘的再次附着,显著延长清洁周期,降低运维成本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产品经专业检测,对水生生物无毒,且可降解,对土壤无任何污染,符合绿色环保要求,兼顾清洁效能与生态保护。

POLYTE® PG Clean 601:白色或微黄色液体,相对密度0.98~1.08,闪点>100℃,pH(1%) 7~8,适用于灰尘清洁。

POLYTE® PG Clean 602:白色或微黄色液体,相对密度1.08~1.18,闪点 >100℃,pH(1%) 7~8,适用于鸟粪、胶体及油污等清洁。

专业光伏板清洗剂创造了“发电量保值投资、设备寿命延长、安全风险预防”三大隐性价值。它不仅仅是一种清洁工具,更是保障光伏电站长期稳定运行、实现收益最大化的重要支撑。选择专业的清洁方案,就是为光伏电站的未来投资,让每一块光伏板都能在其生命周期内充分发挥效能,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
© Copyright 2000-2018 Polymer Technology Co.,Ltd